近年来我开始开始带研究生了。回顾自己的研究生求学生涯,观察我的导师,同事,以及所认识的朋友带学生的方法和方式。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如何带好研究生,让他们在短暂的几年时光里有所收获,有所成长;同时,导师/课题组也能有所收获,双方都受益于这个过程。
我把对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些想法写于此,与大家交流。希望本文能够给那些有志于读研究生的同学以一点启发。
1. 师生关系是一种美好的互动关系
这个是我目前为止的认识。我很幸运,想起来硕博期间的导师,想起教过我的老师,内心是充满温暖的。可能我选择的导师都是很Nice的人。毕业多年了,我的同门还是很尊敬他们,愿意和他们保持联络。这种关系,是我思考师生关系的起点。我倾向于把师生关系放在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的维度去思考:培养一个学生,其实为社会培养一个栋梁之才;这个成就感,在很多的时候,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意义和报酬。
研究生(或博士生)导师,不同于本科的教学老师,也不同于高中的老师。师生关系更像是一个“一对一”的学徒关系,有更多的个人交流和时间上的相互投入。因此,研究生期间的师生关系,是一种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。人是多变量的系统,人与人的交互涉及的变量也比较多。时至今日,学生的培养过程仍旧被看做是一个黑盒子。输入变量是学生、老师的属性,输出是学生的能力和品性。但实际上,变量远不止这些,还存在很多的隐藏变量和外部变量。比如,学校的平台、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的变量;而老师的能力和品性,其实也是输出量的一部分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和老师既是输入变量,也是输出变量。学生的培养过程在深刻的塑造学生,也在影响着老师,影响着学校,影响着社会。 所以,当老师愿意更多的去成就学生,帮助他们,为他们争取资源的时候,其实也是老师成就自己的时候。好的培养过程会让社会收益,让生活更加和谐美好。
2. 学生因人而异,目标意识很重要
一个人的内在目标和驱动力,是决定一个人能否“成功”的重要指标。这里的成功加了引号,想表达的是“成功”并不只是世俗意义上名和利的成功。在我看来,成功并无固定模式,每个人兴趣和志向不太相同,所以成功的标准也不太相同。即便如此,社会对于成功是有一个大体的认同标准的。一个人的事业做的好不好,通过横向比较和历史的纵向比较,是有一个大概客观标准的。
但总是横向比较,也容易导致“人比人气死人”。人的机遇不同禀赋不同,因此,只是看结果其实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。有一个我比较认可的关于成功的定义是:在施加于你的各种限制条件下,达到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,实现自我的目标。在“什么是成功”的议题上,个人提倡应达到“自我认同”和“社会认同”的基本统一。即参考社会的成功标准,同时也在心里有一个“内部积分卡”。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,定义可达目标,并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实现;最后实现了,获得了喜悦和成就,这就是你的成功。
因此,我希望能够身体力行。和学生一起规划目标,目标落实到年、月、周、天。如果每天、每周、每月、每年的目标都实现了,那么我们就是在不断的向自己的成功靠近。
3. 老师站在前沿,学生能发挥潜力
研究生培养也考验导师的水平。虽然说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,学生个人的努力和天赋,占据了很多的权重。但不可否认,一个好的老师,在学生成长过程中,很可能就是那个关键的1%或者10%。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们在选择导师的时候,总希望找一个好的,适合自我发展的导师。
一般的统计结果而言,好大学出来的学生优秀的比例高;好的老师带出的学生的优秀的概率也比较高。好大学有了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,那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好老师呢?这个评价标准包括了太多的方面了。可以从道德方面评价,从性格方面评价,可以从学术水平评价。从学科和学术的角度来看,我觉得老师应该能够站在前沿,为学生指引方向。他不一定是学科大牛(真正的大牛不多),但至少知道大牛们在哪里,学科关注的焦点在哪里。做到这一点,其实也不容易。它要求老师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学习,跟进最新的科研和技术。在此基础上,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,一起探索新发现,实现新的想法。这个过程,其实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。理想的最终结果,应该是双赢,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,学生的水平也跟着提升。当学生的能力和潜力都得到最大的发挥,就应该有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的结果。
值得指出的是,研究生培养周期是2到3年。当前研究的热点,可能以后不再是热点,但这个过程中,学生经历的完整的“把一个课题做好,把一件事情做好”的过程,领悟到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,很有可能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未来之路。爱因斯坦说过,“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”。这个说法,也符合研究生的培养过程。
4. 刻意练习,慢就是快
“刻意练习”是最近流行的一个概念。我直接拿过来用,觉得很切合研究生的成长过程。首次提出“刻意练习”这个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K. Anders Ericsson。核心假设是,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,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。刻意练习被证明是很多领域成功的方法论和关键。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而言,也不例外。
于“工学”研究生而言,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工程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。具体到软件和计算机专业,就是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种能力也是目前企业最为迫切需要的能力;而创新性研究的能力,则被认为是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。因此,学生可以用“刻意练习”的概念,去逐步增强自己的能力。一般地,我会列出一个研究方向的知识点,我称之为“知识点地图”。地图上有具体的知识点,一些是需要精通的,一些是需要了解的;一些是需要仔细看书研读的,一些是要要学会,但可以网上便利获取的。我会要求让学生按图索骥,有意识的去巩固和掌握这些知识点。这个过程中,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自我驱动的能力。这些知识点所代表的能力,最终也能够让他们轻松的找到理想的工作。
“知识地图”上的内容和知识点不少。急躁的学生容易放弃;而沉下心来慢慢学习,肯下功夫的同学,最后能力一定可以大大提升。这个过程,就是练习的过程。所设计的知识点,不是1天可以完成,不是1周可以完成,甚至不是一个月可以完成的,而是2年或者3年要完成的。这个时间跨度,要求学生能够合理的评估自己的时间,能够做目标分解,能够循序渐进,能够以慢为快,用笨办法夯实基础,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。
5. 实际主义的研究
什么是“科研”,怎样才算是在做研究呢?
我也是大学毕业后,懵懵懂懂的跟着老师和学长们开始所谓的研究生涯的。04年开始读研,算起来也有14年了。科研到底是什么?有人觉得科研就是在研究理论,写论文;有人觉得研究就是做实验,做项目,诸如此类。其实这些观点都对,因为不同学科的科研表象上看,是有些差异的。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,都是研究,但需要的资源、人的才智、和所使用的工具可能很不一样。
对计算机相关学科而言,大多数是在研究更优化、更高效的算法,设计一些更好的系统。浅显一点看,大概是除了编程、实验、把一个demo做出来之外,还能基于数学、概率、复杂性分析之类的理论,进行抽象和拔高。计算机的一些顶级的学生会议,也经常涉及这些理论的创新。但也有些时候,一些复杂的公式和算法,只是为了抽象、装饰、和解释一些东西,不完全了解也没有关系。毕竟,计算机和软件本身是一个大的学科群,包括硬件、嵌入式、图像图像、操作系统、信息安全、数据科学等等。即便数据科学,也是一个大类,与数据库、数据挖掘、机器学习、知识图谱等等互相关联。我们所在的软件和计算机学科渗透非常广,在各个行业,各个领域的应用相当宽泛。一个人或者团队,也不可能在任何方向都是行家高手。因此,更可能的情况是,仅在2-3个领域研究得比较深入,而其他的领域,也只是知道个大概。
幸运的是,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目前是个热门学科,与工业衔接非常紧密。这个学科背后其所代表的信息产业和互联网行业,是一个拥有巨大产值的行业。耳熟能详的几个高科技企业Google、Facebook、腾讯、阿里等等,都是工业界里研究和产业同时做得很好,科研与实际业务深度融合的巨无霸公司。近年来不断地蹦出来的新概念,比如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等,都是来自于这个学科群。因此,虽然身处高校,老师和同学们也有大量的机会与工业界进行交流合作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慢慢的梳理一些想法:
1) 科研是细致分工的活,工科科研尤其分工明确,平台作战。一个研究者成果列表,其实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能力,更是他背后站着的科研平台,研究生、博士生、学术人脉等各方面资源的综合反映。一个研究者的背后,其实是一个实验室的师生团队。
2) 工业和学术研究的界限正逐渐模糊。至少在计算机领域,目前的学术研究和工业研究,其实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。
3)技术只有通过产业和转化,才能带来更大的价值。技术研发是一种投入,是成本。只有通过技术转化,提升生产效率,产生为用户接受的新产品,才可能真正的创造价值。
从个人的兴趣出发,从所处的平台和环境来看,我还是更加愿意继续在学术研究和工业研发之间做个衔接,在这个越来越靠拢的“产-学”中间地带穿行,做一些真正有用的,对企业和社会有帮助的研究和研发。同时,这个过程中培养的学生,也可以真正的学到知识和实用的技术,拥有可以安身立命的技能,拥有更好的前途。我的实际主义的研究观点,大体基于对计算机和软件学科、一些科研研究院的、以及所在厦大软件学院现状的一些认识。以后有机会,可以更加详细的谈谈这个话题。
6. 进取精神和开放心态
厦大的校训是“自强不息,止于至善”。
“自强不息”指自觉地积极向上、奋发图强、永不懈怠。最早见于《周易·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 “止于至善”,语出《礼记·大学》:
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。指通过不懈的努力,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,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。所谓“明明德”,即彰明自己天赋灵明的德性,也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个人内在的优良品德。所谓“亲民”,即亲近、爱恤人民,时刻为人民的利益着想。
好的格言总是普遍性的,放在很多场合都能用上。在培养学生,激励进取,努力奋斗,高目标严要求方面,我们的校训总是灼灼生辉,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厦大人。
在这里,我想说校训之外的另一层意思,就是开放的心态。做学问和做研究,大概是一个”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“的过程。必然会涉及到对他人意见,他人成功,他人方法的甄选和对比上。而这个”大胆假设“过程,特别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。就是一开始,不给自己的思维加太多的束缚。在选题上,方法上大胆的去假设,然后去验证和实现,方可能有好的成果出来。同时,在对待同行批评、老师评价等方面,也不妨抱着开放的心态去接收。特别是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人和事,不要轻易下断言。对于自己的的观点,梳理形成这个观点的过程是否是经得起推敲,是否符合逻辑、是否是可信任的。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一个观点,其实经不起推敲,或者被证明与事实不符的时候,要有足够的开放心态去改正,要有勇气去承认之前的错误。
开放的心态,永远是一个学习者的姿势,永远从自己的错误,从周围的人,从所处的环境中学习,学习,再学习。
研究生培养的过程和方式,因老师而异,因学生而异。目前,该文只是《研究生培养的方式》思考的一部分。所涉及的内容并不全面,有些观点还可能是错的。但是,我希望能够不断的改进,不断的补充,直到感觉满意为止。希望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努力,做到最好的自己,达成个人的目标。在最美好的时光里,有最美好的收获。
自动标签 : 培养 研究生 方式 学生 老师 研究 可能 科研 可以 学科 目标 社会 刻意练习 师生关系
更多 [ 随笔 ] 文章